首页> 招标查询> 招标详情
牡丹江市东宁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12月24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信息来源: ******[查看]
|地区:黑龙江
|类型:采购公告
基本信息
信息类型:采购公告
区域:黑龙江
源发布时间:2024-12-24
项目名称:******[查看]
*符合收录标准*
正文附件下载

牡丹江市东宁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4
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41224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1224——1231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三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453--******(行政审批大厅)
    ******服务中心
     编:157299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二道沟南山方解石矿普查探矿权项目

东宁县东宁镇大城子村448

******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公司

项目拟设探矿区域面积为3.26km2,本次主要工程内容为进行物探、槽探、钻探等地质勘察活动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填筑过程扬尘、动力机械及运输车辆排出的尾气等。

1为控制扬尘的污染,工程中将采取洒水抑尘措施,禁止大风天气施工,施工场地周边应设置围挡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扬尘影响和污染程度会明显减轻。

在施工期间对物料运输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5-1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

5-1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距离(m

5

20

50

100

TSP小时平均浓度

mg/m3

不洒水

10.14

2.89

1.15

0.86

洒水

2.01

1.20

0.867

0.60

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同时确保物料运输远离敏感目标。

2)本项目施工场地设置尽量远离本项目选址区域周边村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物料堆放场采取洒水保湿、苫布覆盖等措施可有效减小堆场扬尘。******居民区较近工程的设置围挡,通过洒水、蓬布遮挡、施工区设置简易防风棚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扬尘的产生,降低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对产尘量较大的现场作业人员,发放防尘劳保用品如防尘口罩等。本项目建设工期相对较短,废气产生量较少,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敏感点影响较小。

3)加强施工区内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并且施工机械完好率要求在90%以上,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施工机械和车辆各项环保指标符合尾气排放要求。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选用优质、污染小的燃油。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行驶时间,缩短道路扬尘影响时段。施工期,对于发动机耗油多、效率低、排放尾气严重超标的老、旧车辆,要及时更新。

采取上述措施后,扬尘、汽车尾气和污染程度会明显减轻,故该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降尘效果可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废水处理措施

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集中排入自建的临时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严禁将生活污水随意泼洒。防渗旱厕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并做好消毒工作,并填埋压实。

2)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本项目钻井过程采用清水,所以,返回的废水进入沉淀池,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施工结束后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洒水降尘;机械清洗用水采取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泼洒降尘,不外排;因此,项目勘探工程基本上不会对附近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施工结束后首先清除沉淀池内的上清液和池内的沉淀物,然后拆除沉淀池,交于厂家回收处置。结合水土保持回填表土,平整地表,进行场地绿化及植被恢复

采取上述措施后,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均得到妥善处理,不外排,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项目地表水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可达。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本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点,环评要求本项目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等方面进行控制。

①源头控制措施

源头控制主要包括实施清洁生产及各类废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在工艺、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等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采取先进的钻井方案,对勘探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漏失情况,采用强钻方式快速钻穿漏失层达到固井层位,从而降低漏失量。工程导管段利用清水钻井液迅速钻进,在套管的保护下能有效地保护浅层地下水。选用清洁水进行钻探,在钻遇含水层时采取边打边下套管的方式,避免穿透含水层。此外,在勘探工程中应加强监控,保持平衡操作,同时对钻进过程中的水量漏失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漏失,立即采取堵漏防控措施,减少漏失量。井场储备足够的堵漏剂,堵漏剂的选取应考虑清洁、无毒、对人体无害,环境污染轻的种类,要求采用水泥堵漏。

每个钻井结束后的固井作业可有效封隔地层与套管之间的环空,防治污染地下水。固井作业应提高固井质量,要求采用双凝水泥浆体系固井,可有效防止因为井漏事故造成的地下水环境污染。

在钻井完井过程中严格控制新鲜水用量,减少污水产生量。

勘探工程中应加强钻井废水管理,防止出现废水渗漏、外溢或池垮塌等事故。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钻井、固井等作业过程中,地表污染物下渗可能污染浅层地下水,所以,本项目操作区域须搭建必要的防雨篷,并防止周围雨水汇入沉淀池内,以防止废水溢出污染;池底采用塑料布或彩条防雨布铺垫作防渗。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钻杆、管材应根据口径的不同分类堆放;水泥等材料堆放处应高于周边位置,不得让水浸泡,顶部应用防雨布覆盖严实,不得漏雨,以防受潮并污染场地,进而通过自然降水污染地下水

生产过程中加强油料的管理和控制,特别应加强和完善废油的控制措施,其主要产生源为发电区;同时加强废油的收集和存储工作。作业用柴油、材料集中放置在防渗漏地面,本项目柴油桶容积约为200L,设置围堰,围堰高度为0.3m,底部涂抹防渗层进行防渗,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

②分区防渗控制措施

对本项目各工程单元可能泄漏污染物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可有效防治污染物渗入地下,并及时地将泄漏、渗漏的污染物收集并进行集中处理。本项目通过将加强井场防渗等级,避免污染物入渗,采取了分区防渗措施。根据工程各功能单元可能产生污染的地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

重点防渗区为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包括钻井基础区域、油桶区、柴油发电区等区域,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一般防渗区为移动式泥浆池、移动式沉淀池等,防渗应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要求设置防漏、防渗措施,确保危险废物不泄漏。临时危险废物贮存点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的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危险废物贮存点外贴明显标示。本工程应在危险废物产生、装卸及存储区域加强防渗措施,即在钻井基础区域(含井口)、油桶区、柴油发电区、钻具堆放区等,在已设计的砼防渗层之上均增加2mm高密度聚乙烯膜,再用水泥砂浆抹面,确保渗透系数≤10-10cm/s,可有效防止污染物入渗。

以上防渗措施均按相关要求和规定执行。池体建设完毕后,用清水进行试漏,在无渗漏的前提下方可投入使用。工程采取以上措施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切断地下水的污染途径。

③地下水环境管理措施

加强各类废水收集、暂存、处理及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并实施全过程监控,禁止违法违规排放,引发环境污染与纠纷。

针对井场各存储池必须按下列要求进行管理:

应严格按工程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各类桶体和池体有足够的容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应留有一定的富裕容量,以容纳暴雨增加的水量,防止废水外溢。

为避免突降大雨引起雨水汇入沉淀池,从而引发废水外溢,应在暴雨季节,加强对各沉淀池的巡查,降低废水外溢的风险。

现场应设兼职人员进行监督管理,重点是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废水不外溢和渗漏。加强日常监管,一旦有物料泄漏,可及时发现并采取应急措施。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居民的影响降到最小,避免噪声扰民。

2)对于钻井及槽探作业噪声,主要是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对井场进行合理布局来减轻噪声的影响,对噪声源采取噪声防治措施,设备安装减振垫、消声器等措施。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管理,钻机、柴油发电机应做好日常维护,同时在操作时做到平稳操作,避免特种作业时产******居民协商达成一致,视情况采取临时撤离等措施解决

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故该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可达。

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前期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施工便道修建过程产生的土石方(含表土)。勘探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钻机使用柴油产生的危险废物及槽探过程产生的土石方。

1)施工土石方(含表土)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少量堆土(含表土),主要集中在槽探工程。表土及土石方分开堆放于探槽旁,密目网苫盖,方便复垦用,在勘探工作完成后将土石方进行回填,表土覆于表面进行植被恢复,不乱排,对环境影响较小。

产生的表土堆放于施工道路外侧附近,待施工便道施工结束后用作便道外绿化;本工程弃土弃渣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均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沿线景观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职工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15t/d。生活垃圾若随意堆放,不仅影响施工区环境景观,而且影响施工区环境卫生,夏秋季节易造成蚊、蝇孳生或鼠类繁殖,导致疾病流行,进而威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因此,需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3)钻渣、沉淀池泥渣

钻探工程产生钻探泥浆在泥浆池内循环使用,不外排。工程结束后,泥浆池内钻渣、沉淀池内泥渣与施工弃土回填。施工结束后,将泥浆、沉渣同弃土一同回填至钻井区域,上覆表土后按用地地类进行土地复垦或植被绿化。

4)废矿物油

施工钻机、柴油发电机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少量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本项目废矿物油产生量约为0.04t,该部分废油不得擅自处理,应建设临时危险废物贮存点暂存,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要求进行临时贮存,并定期及时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本次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总施工营地仓库内建设1处建筑面积约1m2临时危险废物贮存点,满足危险废物暂存要求,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要求设置防漏、防渗措施,确保危险废物不泄漏。临时危险废物贮存点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的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危险废物贮存点外贴明显标示。施工人员将定期清理出的废油转运至临时危险废物贮存点内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理。

施工期固废只要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当地政府的管理规定,科学管理、文明施工,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处置率达100%,不会造成污染。故该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可达。

5、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为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是避免、消减和补偿,重点在于工程施工阶段避免或减缓对生态的破坏和影响,本次环评要求施工阶段应采取“边施工、边修复”的措施要求,在对生态环境的防护和恢复上,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在施工运输过程中,应注重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加强对工人的教育。尤其是大雨天气,车辆顶部应该加盖防水篷布,防止雨水进入样品或者进入运输的危险物质,导致泄露。

2)严格规定行车路线,不能随意下道行驶或另行开辟便道,限制人为活动范围,减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破坏。

3)强化勘查迹地整治与生态景观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有效恢复并改善运输道路沿线区域的植被条件,探槽及钻孔等进行植被恢复,种植当地较常见的植被。

4)对施工人员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普及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等动物,严禁捕杀野生动物。

2)探矿结束后的环境恢复和治理措施

探矿结束后的环境恢复和治理措施如下:

1)区内各勘查施工器材统一收集、处理、不得遗留在区内。

2)项目勘查工作结束或阶段工作结束,应针对勘查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恢复治理设计要求,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时开展环境恢复治理,消除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生态恢复过程中应该安排专人巡视调查整个探矿区域,查看区域内施工迹地的生态恢复情况,如发现探槽及钻孔的植被恢复不到位,或者种植的植物存活率较低应及时通知上级进行处理,不遗留问题。

4******居民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

3)施工场地生态恢复。

本项目施工期临时占地区域应尽量避免砍伐林木,项目施工前应依法获得占地手续,在确保施工区域选址避让天然林等保护林地、湿地及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方可开工。

施工期临时占地内的植被破坏具有暂时性,随施工结束而终止。本环评要求,施工结束后应对临时占地内的植被进行恢复,主要撒播树种和草籽,种植当地优势灌、草,同时对永久占地内空地进行绿化。在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后,植被破坏可得到有效补偿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使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得到逐渐恢复和改善。为防止因项目建设而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尽快恢复林草植被,需在临时道路使用期和后期采取植被恢复措施。

1)道路开挖边坡及影响区绿化

************居民出行,以便构筑和谐企民关系。

2)施工生产区域

施工结束后对操作区域设备进行拆除,占用的土地进行平整复垦,并根据地势降低其坡度,改善立地条件,覆土于其上,林地区域采取回填表土复垦形式,绿化采取人工种植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方式。采用混播的方式对迹地进行绿化。

3)施工迹地恢复要求

勘探完成后及时拆除工棚等临时设施,并进行迹地恢复。所有沉淀池等均用土石填埋至原高程,其上覆土30cm。对施工期临时占用的林地,应严格按照占多少还多少的原则,予以全部还林;

对施工区形成的裸地要及时采取工程措施,可绿化的土地要全部进行绿化。场地内建筑物垃圾、生活垃圾清扫干净后,施工单位方可退场,防止工程弃渣挤占植被生存空间。

4)钻区及探槽恢复措施

钻探过程中,主要是由于钻探平台和开挖废弃渣土临时堆砌导致堆土对植被的占压。因此,应在钻探前,应预先进行表土剥离,与开挖的土石方分开堆放,在完成取样后,及时对钻孔采用水泥进行封井,完成后再对平台进行覆土平整,并覆盖预先剥离的表层植毡层和土壤,最大程度的对钻孔场地进行植被或旱地恢复。

探槽产生的表土及土石方分别堆存于相应探槽旁,取样完毕后,其探槽必须在1周内回填、用土覆盖和封存,一个月内应落实复垦、植树等生态恢复措施,避免发生局地沙化,土地长时期暴露,受侵蚀,丧失生态恢复的基本条件。在恢复生态植被时主要对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恢复面积约为5535m2,应注意资源就地补偿的物种选择,引进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品种,避免引起外来物种过度生长繁殖,形成物种单一化,使生物资源的流失,本项目探矿点植被恢复过程中在覆土后可以种植少量植被。

4)分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场地为自然地面和经过切坡、开挖后的地面,遇到雨天,因地表水流会带走泥沙,水土流失加剧。为防止工程土地平整、开挖等施工活动对周边造成扰动破坏,施工期间要加强管理,明确征地界限,各种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进行,避免人为增加扰动面积。应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要求,在分析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基础上,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在总体布局上本着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布局合理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

1)施工便道区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便道占地范围内可绿化区域采取撒播种草植被恢复、复耕复垦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乔、灌木树种建议选择五角枫、红皮云杉、小叶杨、垂柳、皂荚、紫丁香、暴马丁香等水土保持树种。草本植物主要选择旱园竹、石竹、白花三叶、蓝花鼠尾草、八宝景天等,按11混播,播种量80kg/hm2,采取生态恢复、植被恢复、复耕复垦等措施,对临时占地耕地区域进行复垦。施工过程中,剥离的表土应集中堆放至道路一侧设置的临时堆土区。临时堆土场平均高度不超过2m,均采用彩条布苫盖,坡比按11进行设计,坡脚采用石块压盖。对临时扰动区域采取铺垫保护措施,铺设彩条布。

2)槽探、钻探施工区

本项目产生的表土及土石方等分类堆存于探孔及探槽旁,密目网苫盖,底部用塑料布或彩条防雨布铺垫,周围设置围堰,顶部采用彩条防雨布覆盖,本项目在勘探1条探槽或1个钻孔结束后,须及时将土石方回填于探槽或钻孔场地内的沉淀池,再覆表土在上方,后种植当地常见的植物品种,时限上应在探矿结束后1周内完成,不长期堆存。通过该措施,可大大减小场地开挖或探槽引起的水土流失量。

3)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期间,在施工生产区北侧空闲处设置一座临时堆土场,,坡比为11.5,最大堆高4m,用于堆放剥离的表土。堆土边界设置编织袋装土拦挡,编织袋成“品”字分层堆砌成环状,编织袋拦挡断面为梯形,堆土坡顶、坡面采用彩条布苫盖,彩条布边缘用编织袋装土压实。为便于临时堆土场区内雨水排出,考虑在临时堆土场地周围设置排水明沟,并采取沉沙措施。采取铺垫保护措施,铺设一定数量的彩条布,以满足施工结束后植被地恢复或土地整治需要。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占压扰动区域进行表土回覆,并及时进行土地复垦。

项目占地均为临时用地,表土剥离量在施工结束后可全部回填原处,满足生态恢复及复耕要求。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减少植被破坏、控制施工范围、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植被恢复、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故该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可达。因此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7、风险防范措施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本项目存在危险品的遗失、泄露以及火灾、钻井地下水涌出的环境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降低各类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具体措施详见下表。

5-2 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防范要求

措施内容

加强教育

强化管理

必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公司经营的基本原则。

必须进行广泛系统的培训,使所有操作人员熟悉自己的岗位,树立严谨规范的操作作风,并且在任何紧急状况下都能随时对工艺装置进行控制,并及时、独立、正确地实施相关应急措施。

施工人员******消防培训,当事故发生后能在最短时间内集合,在佩带上相应的防******消防队,启动外界应急救援计划。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严禁在厂区吸烟,防止因明火导致火灾、爆炸。

安排专人负责全厂的安全管理,要装置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兼职安全员原则上由工艺员担任。

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为职工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

运输路线

须考虑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点,大大减少运输事故发生时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运输车辆

必须办理易燃易爆危险品三证******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驾驶员、押运员,并提倡今后开展第三方现代物流运输方式。

运输人员

准确告诉司机和押运人员有关运输物质的性质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事故发生情况下仍能事故应急,减缓影响。

运输包装

有关包装的具体要求可以参照《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2009)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包装应严格按照有关危险品特性及相关强度等级进行,并采用堆码试验、跌落试验、气密试验和气压试验等检验标准进行定期检验,运输包装件严格按规定印制提醒符号,标明危险品类别、名称及尺寸、颜色。

运输装卸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包括《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2013)、《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3145-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等;危险品装卸前后,必须对车辆和仓库进行必要的通风、清扫干净,装卸作业使用的工具必须能防止产生火花,必须有各种防护装置。

场所

严格遵******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

管理人员

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熟悉贮存物品的特性、事故处理办法和防护知识,持证上岗,同时,必须配备有关的个人防护用品。

标识

贮存的危险品必须设有明显的标志,并按国家规定标准控制不同单位面积的最大贮存限量。

布置

临时危险废物贮存点******消防、防火防爆要求。临时危险废物贮存点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的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危险废物贮存点外贴明显标示。

消防设施

危险废物贮存点中配备足量的干粉灭火器,由于废油******消防水进行灭火,只能用干粉灭火器消防措施来灭火,用水降温。

设备检修

火灾爆炸风险以及事故性泄漏常与装置设备故障相关联。企业在该项目施工和安全管理中要密切注意事故易发部位,做好运行监督检查与维修保养,防患于未然。

员工培训

公司应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将国家要求和安全技术规范转化为各自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悬挂在岗位醒目位置,规范岗位操作,降低事故概率。

巡回检查

必须组织专门人员每天每班多次进行周期性巡回检查,有跑冒滴漏或其他异常现象的应及时检修,必要时按照生产服从安全原则停车检修,严禁带病或不正常运转。

地下水涌出状态下风险防控措施

地下水突涌风险:在钻井过程中,地下水突涌是常见的风险源之一。当钻井涉及到水层时,突然涌出的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工人被困、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等危险。为了控制这一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开始钻井前,进行详细的勘探和预测,充分了解地下水的走向和水位,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在钻井涉及到水层时,加强地下水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地下水涌出的风险。使用封堵材料和工艺,尽量减少地下水突涌的可能性。

2)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因此,应在项目施工期间将环境风险防范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认真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在此基础上,项目环境风险可控。

8、施工全过程监理

施工全过程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施工进程实施动态管理。环境保护监理的主要内容是监理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如噪声、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应达标、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工程环境监理的工作方式以日常巡视检查为主,辅以必要的环境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环保监控力度。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执行了“施工人员环保教育”;

(2)是否按照环保要求合理布设施工营地位置;

(3)物料堆放场是否采取洒水保湿、苫布覆盖等措施;是否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是否做好堆土拦挡;

(4)施工扬尘措施、废水处置措施、固体废物的处置是否合理;隔油池、防渗旱厕、危险废物贮存点是否按要求做防渗;

(5)是否按照环保要求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特别是高噪声、强震动作业施工。

(6)是否按环保要求完成生态恢复、复垦复耕等迹地恢复作业;

综上所述,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期。通过上述分析,施工期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环境管理

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建设期和运行期必须遵守国家、省市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拟定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并确保环境保护设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环境管理计划制定出机构的能力建设、执行各项防治措施的职责、实施进度、监测内容和报告程序,以及资金投入和来源等内容。在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接受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并配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完成对项目建设的三同时审查。项目运行期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项目运行期的环境管理机构,负责场内的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对照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时监督和掌握污染情况。项目环境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为:

宣传、组织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搞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

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建立的各种环境管理制度;

监督本项目环保设施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保证三同时验收合格;

领导并组织项目运行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建立档案;

调查、处理项目产生的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

开展环保教育、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素质。

2)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包括污染源监测)是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的一项规范化制度。通过环境监测,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建立监测档案,可为污染源治理,掌握污染物排放变化规律提供依据,为上级环保部门进行区域环境规划、管理执法提供依据。同时,环境监测也是企业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做到清洁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之一。为及时了解项目在运行期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验证已采取环保措施的效益。结合工程与环境特点,确定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内容,各个指标的监测均按国家标准监测方法进行。

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要求,确定本项目污染源监测计划,监测计划见下表

5-3 环境监测计划

项目

污染源

监测项目

监测点

监测时间及频率

采样分析方法

大气环境

扬尘

TSP

施工区

开钻前监测一次,钻井期间每季度监测一次

参照《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HJ 1263-2022

地下水水环境

废油

pHCOD、氨氮、铁、锰、硫酸盐、石油类

钻井下游潜水层

开钻前监测一次,钻井期间每季度监测一次,完钻后监测一次。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地下水质准》(GB/T14848-2017)等

声环境

施工设备噪声

昼夜噪声等效

A声级

施工区沿线场界1m,高度1.2m以上

开钻前、钻井期各监测一次

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附录B

来源:牡丹江市东宁生态环境局

撰稿:何伟

校对:宋静

一审:何伟

二审:宋静

三审:宋涛

责任编辑: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查看信息来源网站
快照:2024-12-24
收藏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招标文件下载 x
绑定手机号码
10秒快速绑定,找项目快人一步
公司名称:*
姓名:*
关键词:
手机号:*
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已发送(60s)

抱歉,您当前会员等级权限不够!

此功能只对VIP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立即开通(688/年)

抱歉,您当前会员等级权限不够!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立即提升会员等级